范建军:中国经济如何挣脱流动性陷阱束缚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发展中国家只有得到国际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减缓行动,才接受三可审评,自觉采取的减排行动完全不必接受三可标准。但是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目前拒绝支持这么做
进入11月煤炭产量达6100多万吨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以来,山西省扎实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目前该项工作已接近尾声进入11月煤炭产量达6100多万吨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以来,山西省扎实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目前该项工作已接近尾声以阳光地中海为例,由于采用了节能科技,在最热的七八月和最冷的十一十二月,如果按单位面积来算,科技住宅的系统运行费为1元/平方米,与常规分体空调相比,单位面积耗电量和运行费用均可节约50%。
目前不少大型的企业,如万科地产、置信地产、招商地产、华润置地等都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探索,环保节能的元素越来越多,比如社区的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系统、恒温恒湿技术、产业化集成建材住宅、原生态社区绿化等。绿色、节能、环保等概念,在低碳住宅未定义时就已经开始运用。[page]12月19日,在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了重大积极成果,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基本框架和一系列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
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在 会议面临可能无果而终的关键时刻,中国政府以卓有成效的努力推动了《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温总理在送走布朗后,对久候了的默克尔表示歉意:实在对不起,总理女士,让你久等了。团结才有力量,合作才有前途。17日下午,温总理先后会见了英国首相布朗、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就有关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
结束了一系列会晤后,温总理立即指示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举行记者会,详细介绍温总理会见各方领导人的情况,讲明在哪些问题上中国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愿意灵活处理的。潘基文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 会议开幕后,温总理一直密切关注会议的进展。温总理与辛格是老朋友了,这是年内他们第二次见面。奥巴马也感到有些唐突,一只脚跨入门内一只脚还在门外,他笑着问:温总理,我是不是来得早了一点,我是先到外面等着,还是进来加入你们一起讨论?温总理站起身来,礼貌地表示欢迎他加入。历史将铭记,中国政府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 会议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立即决定,约卢拉、辛格、祖马再次会晤,作最后的努力。他召开中国代表团会议,冷静地分析形势,认为此时已不可能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但各方都清楚大会无果而终意味着什么,谁都不愿承担导致失败的责任。这时,有的国家甚至准备了 会议一旦失败的声明。会场内外,各种观点交锋,无休止的谈判和磋商难以弥合巨大的歧见。
温总理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消除贫困和发展经济,但也不能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温总理接着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贡献,提出了推进气候谈判的四项主张。
随着大会闭幕时间的临近,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在与会者中蔓延。温总理答应,在基础四国领异人会晤后,即同奥马会晤。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 会议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演讲,宣示了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呼吁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这就是说,开始时周密思考,行事时必然英勇果敢。各方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温总理对一些小岛国脆弱的生存环境深表同情,理解他们在全球温控方面的特殊诉求,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减排努力和对哥本哈根谈判的考虑。一个多小时后,温总理才前往下榻的雷迪森饭店。然后在卢拉的左边、温总理的对面坐下。
当地时间16日17时45分,专机降落在哥本哈根机场。然后,这个草案又在部分国家中进行了小范围磋商。
11时,温家宝总理前往巴西总统卢拉下榻的饭店。两国领导人就应对气候变化会议成果、长期目标、三可等焦点问题坦诚、深入、务实地交换意见,双方都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但同时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两位老朋友握手拥抱,亲切交谈,一致认为中巴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广泛共识,要坚定地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共同利益,同时与有关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温总理不顾旅途劳顿,决定从机场直接赶往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听取关于大会的最新情况汇报,研究下一步工作。
话语间流露出对谈判进程的深深忧虑。我们言必信,行必果,一定要实现目标,甚至会做得更好,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种种迹象表明,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可以考虑搞一个反映各方共识的政治性文件,重在明确政治意愿,肯定会议成果,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希望。
然后,就几个关键问题向奥巴马阐述了四国的立场。温总理首先肯定了丹麦为筹办会议作出的巨大努力,表示中国将全力支持东道主工作,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果。
最重要的是迅速凝聚共识——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温家宝总理以诚意、决心和信心穿梭斡旋,沟通协调,弥合分歧,扩大共识17日早晨6时,温总理来到餐厅吃早餐。这是温总理在哥本哈根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见,超过了两个小时。
200多名中外记者与会,迅速将中方最新立场和与各方接触情况向世界作了充分报道。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后的结果,决不是由一个国家或两个国家说了算的,这是与会各国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一位客人是东道国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此时,已经大大超过了会议原定的闭幕时间。温总理说,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不能轻言放弃。宾主们围坐在饭桌上,边吃边谈。
8时30分,温总理精神抖擞地步入会见厅,开始投入当日紧张而密集的会晤中。看得出来,总理的心情并不轻松。
会议室里发出了一阵轻松的笑声。门外的记者们一直在注视着场内的情景,有的隔着玻璃在拍摄。
温总理强调,中国自主宣布的减缓行动目标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同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也不容谈判。但是,从这些曲折而艰难的会议进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